今天起,我会试着用一段时间来认真、系统地聊一下“不确定环境下,如何看待我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”这样一个话题——它也许会成为我要写的一本新书。我将会尽我所能把这个话题
5月13日,也即昨日,微信安全中心发布《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》,引发新媒体运营圈、知识付费圈和教育圈内一片哀嚎。
从整个大趋势来说,从 2018 年开始,微信生态下就极少再有出现新兴起的头部大号。看起来,“微信大号江湖格局已定”已是一个共识。
说起来确实很有趣,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,自有网以来,中国互联网的许多东西,从商业模式到产品形态,无不是在模仿借鉴美国互联网。但唯有“运营”这样一个岗位。
流量是一款产品获利的基础。从流量到利润的转换,中间有很多路径可走,但流量是一个重要的起点------或许它不是唯一的起点,但是相当重要的起点。
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几乎人人都觉得“运营”越来越重要,但几乎又人人都讲不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阶段。
一件事物,如果你并不足够了解它的过去,那你一定很难真正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。
什么样的产品在什么阶段适合做些什么和不适合做些什么,以及后续最好又衔接上哪些具体行动才会使得其成果产出最大化。
不要在意现在做运营,一直打杂,你需要努力十年后的你要成为什么样子的运营?